工商時報
工商書房編輯 2020.07.12
洗澡、沐浴、泡湯……都說明了人是活的,文字語言也是活的,都是會不斷變動的……你要睡了嗎?先去洗個澡吧!
「好了好了,洗洗睡了!」「沒洗澡不許上床哦!」這是我們在家裡常聽到的話,可見得洗澡已經是我們熱帶(由於地球暖化,臺灣已經從亞熱帶變成熱帶,不過這純粹是我自己說的)文明國家的人民,每天的例行公事了。
不是人人愛洗澡
不過你如果以為全世界的人都是天天洗澡,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在寒帶,甚至在溫帶地區,因為天氣寒冷、氣候乾燥(有時候也因為水源取得不易),所以很少人是天天洗澡的。
在歐洲你如果住到歷史比較悠久的旅館,會發現「正常」的馬桶旁邊還有一個「半馬桶」,連著一根小水管和龍頭,那就是他們不洗澡的日子𥚃,專門用來清洗下身的。為什麼特別注重「這個地方」呢?呃,那當然是因為「會用到」,就像你如果沒有要吃水果,會沒事去洗水果嗎(這個比喻到底是否貼切,容我想一下)?
臺灣的旅行團住到這種旅館時,領隊都會特別叮嚀旅客不要去碰這個東西,萬一領隊忘了講,後果就很嚴重:有的人會用來上小號(另一個比較正式的才用來上大號),有的人用來洗衣服,也有一位歐巴桑以為是飲水機、還嫌人家位置做得太低──當然事後就再也沒有人敢告訴她真相了。
北京新浪網 (2020-07-21 09:41)
來源:科普中國
人的一生,必不可少的活動就是吃喝拉撒。
病從口入,關於吃,大家的重視度也日益提高,越來越健康化飲食。
但很多人往往忽視了人體的另一項重要任務:排便!
有人可能會說了,上廁所那不是小事一樁,但其實,很大部分人還真的不會上廁所!
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疑問:
蹲便比坐便(馬桶)更衛生?在外使用馬桶,容易感染傳染病?
沖馬桶,到底要不要蓋蓋子?
今天,就和大家來說說關於排便的那些事兒……
北京新浪網 (2020-07-22 08:30)
前言:
輕鬆實現乾濕分離,讓洗手間清潔無死角_新浪眾測
裝修房子時最經典的一句話就是金廚銀衛,可見洗手間在裝修中的地位有多高。而洗手間的核心就是馬桶,自古洗手間的進步史就是馬桶的進步史。從古時候下邊是豬圈的圂廁,到後來可移動的恭桶,再到現代的蹲便和坐便,可以說全世界的人都在為如廁更舒適而努力。
輕鬆實現乾濕分離,讓洗手間清潔無死角_新浪眾測
而近幾年智能馬桶則越來越流行,個人感覺絕對是後期家裝中的標配。但是隨著大家對於個人化和舒適度的追求,馬桶除了需要具有智能化外,還需要具有便於移動等特點,所以下邊我就來跟大家聊聊比較少見的壁掛式智能馬桶以及掛廁系統的優勢。
廖家宜 2020-06-29
台灣水五金產業聚落供應全球超過半數以上的水龍頭產品,也為台灣冠上「水龍頭王國」的美譽。然過去屬於勞力密集型的傳統產業,隨著近年轉型壓力,水五金產業對於自動化、智慧製造的需求缺口逐漸擴大,為此產業也喊話,希望藉由台灣在機械業、資通訊產業的優勢,能夠協助水五金聚落加速累積智慧製造的技術能量。
來源:東興研究圈
報告摘要
整裝衛浴解決傳統衛浴裝修諸多痛點。整裝衛浴是由一體式防水底盤、壁板和頂板構成的衛浴單元,其中配置有整套的衛浴配件。與傳統裝修方式不同,整裝衛浴的底盤、壁板和頂板在工廠預製而成,並直接組裝在未裝修的衛生間內,形成獨立、完整的衛浴空間。整裝衛浴安裝簡單、防水性能強、壽命長,同時還具有保溫、易清潔等諸多優點。
香港 01
日本的廁所文化如果在全世界排第二,恐怕沒人敢說第一。不僅細節極致到喪心病狂,而且顏值各種驚艷。這不前兩天,日站君又被一間日本廁所到美到了!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上廁所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囉!國產衛浴設備大廠和成集團(HCG)與中山大學合作開發「智慧馬桶」,只要1秒鐘就能讓使用者如廁便能得知尿液是否正常,進而發現健康問題。
靠著不到一公分的晶片,無論在哪裡都能掌握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林哲信教授團隊,花了五年時間成功研發「新型溶液感測器」,能快速檢測出尿液、唾液、汗水等液體中的酸鹼度、溫度及離子濃度,數值上傳至雲端,遠端手機使用者即可快速掌握家人或患者的生理狀況。
HCG和成衛浴相中此尿液快篩技術,與中山大學簽約合作共同開發「智慧馬桶」,希望讓消費者每天如廁時就可以進行尿液檢測;中山大學強調,林哲信教授團隊獨創的溶液檢測技術應用廣泛,未來還能推廣應用於老年長照、醫療快篩、口腔保健、智慧衣生理感測及水質監測等領域,「量測反應快速靈敏,透過手機馬上就看的到」。
人一生約有三年的時間在衛浴,因此HCG和成近年致力於研發將健康結合於衛浴產品中,目前已推出健康龍頭系列,包括無鉛龍頭、生物能無鉛龍頭、除氯無鉛龍頭,並運用生物能材質製作免治馬桶座,未來預計透過健康智慧馬桶,讓健康衛浴生活科技再邁前一步。
世界日報
盧威 2020年07月26日 10:40
外出旅遊,跑了不少地方,也見識形態不一的厠所,發現廁所Logo五花八門,爭奇鬥艶,往往一個小小Logo卻能折射出當地「廁所文化」的閃光點。
對「廁所文化」有了好奇心,每到一處,看到有不一樣的廁所Logo隨手就拍,收集各式各樣的廁所標誌,積少成多。有時信手翻閱這些大大小小、設計精準優美的廁所Logo,既是旅途記憶,也是一種藝術分享。
翻翻 Fun Fun 部落格
by張俊哲 建築師
兩性共用廁所或稱之「通用廁所」(照片一)。是中小型公用空間,規劃公共(用)廁所的時代趨勢。其標誌如照片二、照片三。這個符號即將為大家普遍使用。
照片一:通用廁所
照片二: 通用廁所標誌
照片三: 通用廁所標誌
中小型的商舖、餐廳、展場為了達到空間使用的最大效益,被視為空間中不喜歡但又不能沒有且必須存在的「廁所」,找個沒用的角落反而成為最容易規劃的空間。找「廁所」很簡單,抬頭看看那裡是灰暗的角落、却常常有客人出入或排隊的方向就對了。
Yahoo 新聞
信傳媒
信傳媒編輯部
2020年7月12日
自然清潔法是目前國外最熱門的社區課程,令人著迷的原因,就是清潔時必須使用精油或香草來調製,讓料理家務不再是苦差事,打掃清潔變成芳療SPA。
人類使用香藥草做為最早的藥品已有5 千年的歷史,像有名的鎮靜解痛百年老藥「阿斯匹靈」就是提煉自白楊樹(Poplar)樹皮,早在藥廠研發阿斯匹靈前,美國西部拓荒探險家路易斯與克拉克在1803-1806 時曾煎煮白楊樹皮用來退燒,並將這段過程記載在探險紀錄中。
美國藥草師協會AHG 表示,1987 年時,現代藥品仍有85% 是從植物所提煉,但目前只有15% 是從植物提煉出來,然而每種植物含有的成分多達數百種至數千種,彼此間會有加成及互補作用,現在的藥品很多是以單一成分、高度純化並用化學合成,所以也容易造成副作用。
清潔打理也是如此,自然界已有很多自然的寶藏可以運用,像我小時候住在苗栗縣苑裡鎮外婆家時,跟我同齡的表阿姨曾教我用牽牛花莖葉及無患子搓泡洗頭髮,也曾跟爸爸到野地裡挖車前草,回家製成青草茶退火。
除了運用小蘇打、白醋、檸檬等材料打理家居生活,我在每個配方都適度運用香藥草的功效來達到抗菌及芳香,從精油、新鮮的香藥草、乾燥香草、花瓣、粉末、豆莢、果實、茶汁等,都能讓清潔變得有趣,減少化學品對家人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