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CTWANT
大掃除時少不了各式清潔劑,一名婦人使用漂白水洗廁所,未稀釋又在密閉空間長達1小時,最後竟導致肺水腫送進加護病房,還出動葉克膜治療。醫師對CTWANT記者說,打掃時一定要注意通風,同時不要混用清潔劑,以免一不小心反而製造出毒氣。專家建議也可使用過碳酸鈉代替漂白水,相較之下更加安全。
進行清潔工作的時候,難免會使用各式各樣的清潔劑,但市面上種類繁多的產品,它們的成分,往往是各種性質不一樣的化學物質,如果使用上不小心,特別是「混合使用」的時候,有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引發中毒或爆炸等危險。
不到一個月就要春節了,大掃除是許多人頭痛的事,但是你知道用錯清潔劑,對身體的傷害有多重!根據美國胸腔學會所發行的研究報告指出,經常使用化學清潔劑者,對健康造成的危害,等同於每天抽20支香菸。台灣有業者研發出創新型清潔產品,利用植粹精油元素,讓大掃除不再呼吸困難。
趁著年末整理的時候,來幫浴室徹底大掃除吧!對於一整年累積的水垢和霉斑,很多人的清潔對策就是「用力刷就對了!」但清潔達人提醒,刷浴室不是越用力越好,有4種清潔浴室的NG行為其實是錯誤觀念,除了可能越清越容易髒,還賠上肺部健康,增加氣喘甚至癌症發生的風險。
毛孩家庭越來越多,過年大掃除也要考慮到寵物安全,因為牠們對氣味特別敏感,因此專家建議清潔劑最好選擇溫和不刺鼻的,才能兼顧清潔和健康。
《閱讀詳情》
《家事稽查!角落、廚房、廁所不合格 三大清潔救星解決大掃除》
[回到目錄]
在台灣,多數人學生時代都有過打掃教室、校園的經歷,其中「掃廁所」更是不少人心中的惡夢。近日有網友就「小學生在校是否要掃廁所」議題發起討論,認為小學生無法掃乾淨廁所,有的人看到環境太髒便會選擇憋尿、不上廁所,並提出由家長出錢,讓學校聘請清潔人員打掃的想法。對此,有不少網友贊同,但也有家長認為,「偏鄉的孩子可能沒辦法出錢、「讓小孩學習分擔環境衛生」。
近期媒體報導《茅房之亂》系列3篇文章,設計聳動標題與片面內容,不當將性別友善空間與犯罪行為劃上等號,不僅偏離性別友善設施初衷,更與台灣性別平權願景相違。
報導中國教盟引用《星期日泰晤士報》數據,聲稱不分性別更衣室發生性侵、騷擾和偷窺案件比例高達九成。然而,該數據不僅未揭露細節,來源僅限於特定區域的泳池或體育館,更重要是忽略場所使用率的基準差異,以及未納入其他地區的比較數據。去脈絡化地引用數據,與製造社會恐慌無異。
《閱讀詳情》
《健身房更衣室遇跨性別者 華女感不適》
[回到目錄]
【台灣電報記者 玉女/ 台中報導】
69歲賴先生長期有痔瘡問題,每次上完廁所後,痔瘡就腫起來,不但疼痛,還會看到馬桶裡都是血。但想到看醫生就緊張,乾脆視而不見。直到最近越來越嚴重、實在受不了,才前往長安醫院求診。沒想到大腸鏡檢查發現腫瘤,切片確診直腸癌,目前賴先生已完成腫瘤、痔瘡兩項手術,後續化療追蹤。
大腸直腸外科王愷晟醫師回顧,在門診患者褲子一脫下來,馬上見到紅到發紫的痔瘡在肛門口招搖,問診時,賴先生提到每天上廁所需要30分鐘,於是建議先做大腸鏡檢查。賴先生一開始很不解:「我只想趕快處理痔瘡,為什麼要先做大腸鏡?」經過醫生耐心解釋才同意檢查。結果出乎患者意料:他的直腸有一顆明顯的腫瘤,距離肛門約 10-15 公分,確診為直腸癌。
公廁是民眾都會使用到的公共設施,不過台鐵考量治安維護,因此針對設置在車站外的廁所實施「夜間門禁」,只要末班車駛離之後,廁所就會管制上鎖,直到隔天清晨營業時間才會再開放,這也引起民眾熱議。
民視新聞網 2025年1月10日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為了避免廁所出現異味,許多人選擇使用「潔廁清香凍」,這種產品能有效散發清新的香氣,同時幫助抑制細菌滋生。其操作簡單,只需將清香凍擠在馬桶內壁,每次沖水即可釋放香味,讓廁所空間時刻保持潔淨。近日,一名媽媽發文分享,她的小孩將清香凍貼擠滿整個馬桶,讓她好氣又好笑。貼文曝光後,惹得許多網友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