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整體衛浴技術正成為建築界的新寵兒。未來4至6年間,全台約15萬戶社會住宅將全面導入整體衛浴工法,不僅提升居住品質,更帶動民間建設公司跟進這波綠色建築革命。
環境部今(27)日與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台灣衛浴文化協會合辦「臺日廁所趨勢交流研討會」,邀集日本專家學者、我國專家學者及中央與地方機關等,共同研討公廁設計與管理發展趨勢,打造潔淨、舒適、友善及永續的公共廁所。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27日電)台灣許多公廁因骯髒讓人寧願忍尿也不使用,環境部今天舉行台日廁所趨勢交流研討會,專家指出,蹲式馬桶細菌其實是坐式的164倍,也呼籲改善廁所文化,全部建置全坐式馬桶。
每人每天生活都會用到廁所,但在台灣上公廁就像開盲盒般,總要做好心理準備才敢開門,若不慎選到太髒臭的廁所,更讓人寧願忍尿也不想使用。
《閱讀詳情》
《蹲式改坐式馬桶 環境部允自建公廁先行》
《廁所太髒寧願忍尿?台日研討會籲改善公廁文化 專家籲先推這1步》
[回到目錄]
衛浴協會專家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李孟杰說,台灣早年的下水道及排水系統落後、普及率低,才被教育成衛生紙丟進垃圾桶。 李孟杰表示,歐美國家用過的衛生紙直接丟馬桶沖掉,從沒看過有人把衛生紙丟垃圾桶。日本人在馬桶邊放小垃圾桶,是用來丟「女性生理用品」,不是丟衛生紙。國人特有的習慣,造成使用過的衛生紙還要花錢清運、焚化,根據研究全國1年處理費就要花掉6億元。
企業強強聯手往往能締造佳績!國內整體衛浴業者攜手在地知名電光品牌,建立策略聯盟,衛浴業者長期專注整體衛浴模組化施工;電光企業則是擁有穩定可靠的產品供應,與在地製造優勢,期盼形成強而有力的互補合作。
我國推動「衛生紙丟馬桶」政策已近十年,但環境部調查,近三年國人如廁衛生紙丟垃圾桶的比率,從五成五攀升到六成二;走進各公家機關學校,丟馬桶禁令依舊在。專家批評,國人未移風易俗,廁所文明不及格。
北市高中以下公立學校236校中,目前有11校是家長會出錢協助清潔,不過超過半數校園廁所以學生掃除為主、委外清潔為輔,其中不乏家長會年負擔數十萬元聘清潔人員幫忙。
台北市國小學生家長聯合會總會長蕭雯謙表示,「香香專案」不是教育局專案,而是家長會夥伴們數年前談及此事,將此稱為香香專案。她強調,香香專案不是花錢了事,也沒有到學生完全不掃,而是一樣打掃廁所,清潔人員則定期深度打掃,強化環境整潔,家長會和志工群後續會協助檢視清掃進度、現況是否須改善等。
在飛機上洗手看似是維持個人衛生的基本動作,然而,專家與資深空服人員卻提出嚴重警告:飛機上的水源可能遠比我們想像中髒污,甚至可能導致越洗越不潔的情況!
許多人上大號後,常常覺得怎麼擦都擦不乾淨,直腸外科醫師陳威佑分享他的專業建議,提供大眾最正確的清潔方式。他表示在家中清潔屁股的最佳方式是使用免治馬桶,並搭配衛生紙乾擦;而外出時,則可準備濕紙巾與衛生紙搭配使用。醫師強調,這樣做不僅能確保徹底清潔,更能避免肛門因為過度擦拭而受傷。